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1. 古代一種用兕牛(犀牛)角製成的飲酒器物。
    【例】杯觥交錯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解釋:
[名]
用兕牛角製成的飲酒器物。如:「杯觥交錯」。《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兕觥,維以不永傷。」
[形]
豐盛。《國語.越語下》:「諺有之曰:『觥飯不及壺飧。』」三國吳.韋昭.注:「觥,大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兕牛角製成的飲酒器。如:「杯觥交錯」。《說文解字.角部》:「觵,兕牛角可以飲者也。……觥,俗觵从光。」《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漢.毛亨.傳:「觥,角爵也。」《歧路燈》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齒而坐,潛齋、孝移相陪,杯觥交錯。」

2. 豐盛。《國語.越語下》:「諺有之曰:『觥飯不及壺飧。』」三國吳.韋昭.注:「觥,大也。大飯謂盛饌。」漢.揚雄《太玄經.卷三.毅》:「次七,觥羊之毅,鳴不類。測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晉.范望.注:「觥羊,大羊也。」

注音: ㄍ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