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以善養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善養人」出於〔孟子‧離婁下〕;孟子說:「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意思是告訴為人君者,美德只是用來「獨善其身」,只對自己有幫助,若單憑個人的美德,不造福人民,就要迫使人民屈服,是私心的做法,不會使人民心服。
  反之,若能將美德推面廣之,以仁恩教化人民,讓人民心甘情願的跟自己一樣的同歸於善,不但自己好,人民也好;這是把善公諸於人,大公無私的表現。如此才能「兼善天下」,才能讓天下人心悅誠服。(參見「心悅誠服」)所以「服」和「養」有很大的差別。「服」在於統治,「養」在於教化。國君必須教化人民為善,善出自於人民本心,才是其正的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以善養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