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高考標準化考試(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徐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高考標準化考試指大陸高等學校招生的標準化考試;特點是試題標準化,答案、評分標準化,計分標準化,操作標準化。一九八五年大陸地區高考標準化考試試驗首先在廣東進行,試驗科目為英語和數學兩種,當年有八萬餘名學生參加試驗。一九八六年,廣東增加了物理科試驗,英語科試驗則擴大到山東、遼寧和廣西等地,考生超過二十萬人。一九八七年國家教育委員會考試管理中心成立後,試驗科目增加了語文和化學,試驗地區進一步擴大到四川、湖北、陝西等地,考生超過四十萬人。一九八八年,除原來的省(自治區)繼續進行英語、數學、物理、語文、化學考試試驗外,英語科試驗擴大到全國十七個省(自治區),考生達到一百萬左右。一九八九年,英語科標準化考試擴大到全國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共約二百七十萬人。一九九○年,除西藏外,大陸二十九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已有百分之五十五的科目實行了分卷,選擇題用機器評分;其中,廣東、海南、遼寧、四川、廣西等省(自治區)九個高考科目全部採用分卷考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高考標準化考試(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