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側斑鬣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ide-blotched Lizard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Uta stansburiana (Baird & Girard, 1852)
形態:
此蜥背部底色以灰色或褐色為主,部分族群之雄體則為藍灰色,而如其英文名所指,在其身體兩側常帶有許多淺色之中小型斑點,全長最大約達16公分左右。
分布:
美國西部及墨西哥西北部。
生態習性:
日行性且完全地棲,以昆蟲為主食,喜於乾燥多岩石且植被稀疏之環境活動,而依其緯度不同,一年可產卵1~7窩,且每次產卵1~8顆不等。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科:
美洲鬣蜥科(Family Iguanidae),Iguanid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側斑鬣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