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鰭凹腹鱈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大鰭凹腹鱈
英文名: Ventrifossa macroptera
描述: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型。口大,下位,頦部有一長鬚;上、下頜齒為錐狀,多列排成寬齒帶,內側齒特別大於外側齒。鰓被架 7;鰓耙數0+11-17。體被小型櫛鱗,鱗片上佈滿向後突起之三角形弱棘;第一背鰭基底後方具無棘鱗區;第一背鰭中部至側線之鱗列數9-10。肛門離臀鰭稍遠,發光器短小,位於兩腹鰭基底之間,約略分為兩部份,前端為黑色小圓斑,後端為黑色裸露之無發光區域,其上有肛門及尿殖孔。第一背鰭具硬棘II,第II硬棘前緣平滑無鋸,軟條9-11;腹鰭軟條9-10。體為銀灰色,吻部邊緣及鼻中隔有黑邊;胸鰭長大於頭長2/3;第一背鰭暗色或黑色。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九州-帛琉海脊及臺灣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