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南亞夜鷹(台灣亞種) - 教育百科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南亞夜鷹(台灣亞種)
英文名: Caprimulgus affinis stictomus
描述:
體長約25cm。全身大致為灰褐色。眼深褐色,眼周有黃色細眼圈。背部密布細白點及蟲蠹斑。尾羽上面為灰褐色,有多道不規則窄黑帶。肩羽有一道淡褐色斑。翼黃褐色,最外側4枚飛羽黑褐色,中央有一醒目的淡色斑,雄鳥為純白色,雌鳥為米黃色。內側飛羽有多道深褐色與淺褐色交錯的橫帶。雄鳥喉部有兩塊白色橫斑,喉央為深色所隔開;雌鳥此白斑不明顯,成淡色頸圈狀。胸灰黑色,有紅褐色斑點。腹部米黃色,密布細橫紋。尾下覆羽米黃色。尾羽下面為深褐色,雄鳥最外側2枚白色,末端黑色;雌鳥尾羽全為深褐色。喙紅褐色,尖端黑色。腳肉褐色。
分布:
分布於整個東洋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華南、台灣、菲律賓、印尼群島(最東至 Lombok 島)。台灣全島都有分布,但早期的分布主要在南部及台東,但近3、4年於中部、花蓮、宜蘭的族群都明顯激增,目前僅台北至苗栗之間的紀錄仍少。離島於蘭嶼有分布。
作者: 林文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