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尾鳳頭鸚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d-tailed Black-Cockatoo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alyptorhynchus magnificus
形態:
體長50~61公分。雌雄鳥皆有明顯的頭冠,飛行降落時、警戒或興奮時皆會將頭冠舉起。雌、雄鳥全身皆為黑色。雄鳥喙黑色,尾羽外側紅色;雌鳥喙淡楬色,尾羽外側褐色格狀斑紋,胸、腹部具褐色橫紋,頭部和肩部具褐色斑點。
分布:
共5亞種,分布於澳洲北部和西部,內陸族群孤立。
生態習性:
棲息於灌叢、開闊樹林、河岸森林。棲息於熱帶的稀樹大草原的紅尾鳳頭鸚鵡,會成多達100隻的大群游牧覓食,但森林內的族群則較少聚集成群,多成對或成家庭小群活動。成群覓食,以種子為主要的食物,覓食時會用喙撥開堅果,將外殼撒撥於樹周圍的地面上。巢築於樹洞,近年來因森林砍伐導致巢樹的缺少。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科:
鳳頭鸚鵡科 (Family Cacatu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紅尾鳳頭鸚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