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燀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ㄏㄨㄛˇ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chǎ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ǎn
解釋:
[動]
炊、燃燒。《左傳.昭公二十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晉.杜預.注:「燀,炊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炊、燃燒。《說文解字.火部》:「燀,炊也。」《左傳.昭公二十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晉.杜預.注:「燀,炊也。」《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衣不燀熱,燀熱則理塞,理塞則氣不達。」

2. 熾盛。《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漢書.卷七○.敘傳下》:「柔遠能邇,燀燿威靈。」唐.顏師古.注:「燀,熾也。」

3. 中藥炮製方法之一。將桃仁、杏仁等藥物放在沸湯內浸泡,便於去皮尖。

注音: ㄔ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