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Apenetretus smetanai - 教育百科
A
p
e
n
e
t
r
e
t
u
s
s
m
e
t
a
n
a
i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Apenetretus smetanai
描述:
本種外觀近似Apenetretus nanhutanus,體棕黑色;大顎、顎鬚、唇鬚及足為深棕色;體長約10.2到10.3mm。頭部呈卵圓形;複眼大,複眼後方亦膨大,並於頭部後方內縮,內縮處具有不明顯刻點或皺紋。複眼前緣具兩根緊鄰或一根剛毛,頭部內縮處前緣則具有一根剛毛。下唇齒呈兩裂狀,短且狹窄。觸角第10節長約等於寬,唇鬚及顎鬚末端略扁並明顯截切。前胸背板略呈心形,略凸,寬略大於長,最寬處位於前方三分之一處;前胸背板後緣筆直,略寬於前緣。前胸背板前角圓滑,略向前延伸,後角為鈍角。一對剛毛著生於前胸背板最寬處前方,另一對剛毛則著生於後角附近。前足與中足的第四跗節分成兩岔,第五節則背面節腹面皆具細毛。翅鞘卵圓形,前緣窄且兩側具有小齒狀凸起,中央略為平坦,最寬處位於後方三分之一處;翅鞘第三縱紋間緊鄰第三縱紋處具有3個剛毛窩。
分布:
台灣,特有種
作者: 翁逸明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