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道、強、開」的啟發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蔡碧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道、強、開」的啟發教育見於〔禮記.學記〕:「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意思是說,教學要注重學生自動學習的原則,也就是啟發的教育,效果才會提高。
  文中所謂「道」就是誘導,「強」就是鼓勵,「開」就是啟發,都是指導學生自動的方法。所謂「牽」就是牽強,「抑」就是壓抑,「達」就是代庖,都是造成學生被動學習的原因。
  因此能對學生加以循循善誘,而不是牽著他的鼻子走,則學生會情緒平和,願意學習;能鼓勵而不壓抑,則學生興趣提高,學習容易;能啟發而不越俎代庖,則學生可自己去做,應用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能遵循這些原則,教學的效果便會顯著。〔學記〕強調自動學習的重要性,是達成有效學習的原則,也是現代教學上所重視的教學原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道、強、開」的啟發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