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外在效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ternal Validity
作者: 張子超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外在效度指的是研究中各個變項所存在的因果關係,若被推論到其他的母群、情境和時間的適切程度。討論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必須考量兩個層面,第一是研究的結果對特定的母群、情境和時間概括的適切程度;第二是研究的結果對不同的母群、情境和時間概括的適切程度。
  為了增進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採取隨機取樣的方法,但限於在實際研究情境中,很難進行完全的隨機取樣的抽樣方法,因此,於進行研究結果的推論時,難免會產生一些的缺失。為減少研究結果進行推論時所造成的錯誤,學者們建議當檢討任何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時,應該仔細區分下述四項:(1)標的母群(target population);(2)已知母群的正式代表樣本;(3)研究中所實際取得的樣本;(4)實際獲致的母群(achieved populations)。
  多位學者曾對外在效度的影響因素進行討論,所獲得的結論指出四個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它們分別為:選擇效果(selectione effcts)、情境效果(setting effects)、歷史效果(history effects)和建構效果(construct effects)。在從事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考量時,上述幾個因素與研究處理(treatment)的相互影響必須逐一加以討論,例如:選擇與處理因子的相互關係(interaction of selection and treatment)、情境與處理因子的相互關係(interaction of setting and treatment)和歷史與處理因子的相互關係(interaction of history and treatment)。
  寇克(T.D. Cook)與堪布(D.T. Campbell)在討論如何增進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時,提出三個模式:(1)對具代表性的母群實施隨機取樣;(2)刻意的使取樣樣本包容最大的歧異度(heterogeneity);和(3)印象的範例代表模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外在效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