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眼斑塚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lleefow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Leipoa ocellata
形態:
體長60公分。雌雄外形相似。全身褐色,喉部至胸部具一暗褐色縰紋,背部、翅和尾羽則雜有黑、白、暗褐色斑紋。
分布:
分布於澳洲南部,自內陸至部分地區的海岸地帶。
生態習性:
棲息於桉樹林或樹叢裡,近年來因棲地被人類破壞,有瀕於滅種的危機。覓食時會用腳耙森林底層的落葉,尋找植物種子、幼芽、昆蟲或其他小型動物。晚冬和春季進行繁殖,巢是潮濕、腐朽的落葉築成的土堤,利用有機物質腐朽所釋放的熱量,成為一個天然的孵卵器。雄鳥會用喙來偵測土堤內的溫度,隨時以添加樹葉或撥開土堤的方式讓裡面保持在33℃的溫度。雌鳥在春季到秋季期間皆會產卵,每次可產15~24個卵,孵化期約50天。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科:
塚雉科(Family Megapod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眼斑塚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