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腫脹 - 教育百科
ˇ
ˋ
zhǒng zhà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ǒng zhàng
解釋:
  1. 肌肉或皮膚等組織因發炎、充血或瘀血而使體積變大的現象。
    【例】扭傷的腳有些腫脹,最好還是給醫生檢查一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腫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ǒng zhàng
解釋:
肌肉或皮膚等組織因水腫、發炎、充血或瘀血而使體積變大的現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腫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welling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醫學名詞。正常的局部循環中,微血管中有很多的血漿蛋白,但組織間隙中不多。但當傷害發生時被破壞的微血管壁內的液體(包括大顆粒的血漿蛋白)跑到組織間隙,所以受傷部位開始發炎。發炎過程中,釋放出會導致疼痛的物質,引起血漿蛋白更輕易地從微血管釋出,使更多數的組織液填滿組織間隙,且傷害愈嚴重,就愈多組織液跑出。這些組織間隙中的液體即是外表看到的腫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腫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