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茯苓菜 - 教育百科
ˊ
ˊ
ˋ
  • 漢語拼音 fú líng cà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ú líng cài
解釋:
植物名。菊科茯苓菜屬,一年生草本。高十二至五十公分,莖直立,葉互生,大頭羽狀分裂,頂裂片寬大,側裂片一至二對。頭狀花序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黃綠色,周圍呈白色,多於夏日開花。其嫩葉、芽可食用,全株入藥,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也稱為「魚眼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茯苓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茯苓菜
英文名: Dichrocephala integrifolia
描述:
莖直立,分枝。葉不規則鋸齒列裂片或琴狀羽裂,被毛。頭花直徑2-5 mm,總狀排列;邊花白色,心花黃綠色。瘦果倒披針形,稍扁平,被腺體。無冠毛。

分布:
分佈於低至中海拔開闊地。</p>
作者: 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