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走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ㄨˋㄒㄧㄥˊㄖㄨˊ:「ㄗㄡˇㄌㄨˋ」。
  2. ㄊㄠˊㄆㄠˇㄖㄨˊ:「ㄊㄠˊㄗㄡˇ」、「ㄅㄞˋㄗㄡˇ」。
  3. ㄌㄧˊㄎㄞㄖㄨˊ:「ㄗㄡˇㄎㄞ」、「ㄨㄛˇㄇㄧㄥˊㄊㄧㄢㄐㄧㄡˋㄧㄠˋㄗㄡˇ˙ㄌㄜ。」
  4. ㄨㄤˇㄑㄩˋㄖㄨˊ:「ㄗㄡˇㄈㄤˇ」、「ㄗㄡˇㄊㄡˊㄨˊㄌㄨˋ」。
  5. ㄐㄧㄠㄨㄤˇㄌㄞˊㄨㄤˇㄖㄨˊ:「ㄗㄡˇㄉㄨㄥˋ」、「ㄊㄚ˙ㄇㄣㄌㄧㄤˇㄐㄧㄚㄗㄡˇ˙ㄉㄜㄏㄣˇㄑㄧㄣˊ。」
  6. ㄒㄧㄝˋㄌㄡˋㄖㄨˊ:「ㄗㄡˇㄌㄡˋ」、「ㄗㄡˇㄍㄨㄤ」、「ㄗㄡˇㄉㄧㄢˋ」。
  7. ㄑㄩˋㄩㄢˊㄌㄞˊ˙ㄉㄜㄒㄧㄥˊㄊㄞˋㄖㄨˊ:「ㄗㄡˇㄨㄟˋ」、「ㄗㄡˇㄧㄤˋ」、「ㄗㄡˇ調ㄉㄧㄠˋ」。
  8. ㄧˊㄉㄨㄥˋㄖㄨˊ:「ㄋㄚˊㄗㄡˇ」、「ㄓㄜˋㄅㄨˋㄑㄧˊㄗㄡˇㄘㄨㄛˋ˙ㄌㄜ。」、「ㄋㄚˋ˙ㄍㄜㄓㄨㄥㄗㄡˇ˙ㄉㄜㄊㄞˋㄎㄨㄞˋ˙ㄌㄜ。」
  9. ㄅㄧˇㄩˋㄙˇㄨㄤˊㄖㄨˊ:「ㄊㄚㄙㄚㄕㄡˇㄗㄡˇ˙ㄌㄜ。」
  10. (10) ㄍㄨㄥㄅㄨˋㄒㄧㄥˊ˙ㄉㄜㄖㄨˊ:「ㄗㄡˇㄌㄤˊ」、「ㄗㄡˇㄉ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ǒu
解釋:
  1. 步行。即以兩腳腳掌交互提起、放下的前進動作。
    【例】走路、走往 ◎
  2. 奔跑。
    【例】兔走觸株,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
  3. 離去。
    【例】我明天就要走了。
  4. 移動、挪動。
    【例】這步棋走錯了。
  5. 喪失、變動。
    【例】走味、走樣、走調
  6. 洩露。
    【例】走了風聲
  7. 接觸、交往。
    【例】他們兩家走得很勤。
  8. 供步行的。
    【例】走道、走廊
  9. 供驅使的、供役使的。
    【例】走卒、走狗
  10. 在陸地上行動的。
    【例】飛禽走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ǒu
解釋:
[動]
1.疾行、奔跑。漢.劉熙《釋名.釋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如:「奔走」。《韓非子.五蠹》:「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2.步行。如:「走路」。《文選.張衡.西京賦》:「走索上而相逢。」
3.逃跑。如:「逃走」、「敗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4.離開。如:「走開」、「我明天就要走了。」
5.洩漏。如:「走漏」、「走光」、「走電」。《水滸傳》第一八回:「三人大驚:『莫不走漏了消息,這件事發了?』」
6.接觸、交往。如:「他們兩家走得很勤。」
7.失去原來的形態。如:「走味」、「走樣」、「走調」。
8.移動、挪動。如:「拿走」、「我的錶走得很準。」、「這步棋走錯了。」
9.到處遊蕩。參見「走江湖」條。
10. 往、去。如:「走往」、「走訪」。
[形]
1.供行走的。如:「走道」。
2.供驅使的、供使役的。如:「販夫走卒」。
3.在陸地上行動的。如:「飛禽走獸」。
[名]
1.獸類的總稱。《文選.左思.吳都賦》:「窮飛走之栖宿。」
2.二一四部首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á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跑。
  2. [[動] ] 離開。
  3. [[動] ] 逃。
  4. [[動] ] 走動。
  5. [[動] ] 偏離。
音讀: tsó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