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里山蝸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阿里山蝸牛
英文名: Satsuma arisana
描述:
殼形 : 圓錐形殼寬 : 約50.3-54.5mm殼高 : 約37-40.5mm螺層數 : 約6層殼大型、右旋,殼質厚而堅固,褐色至深褐色,具有平滑、帶光澤的深褐色殼皮。各螺層膨脹,縫合線明顯。殼表具有細微而彎曲的生長紋,並有很微細的螺旋雕刻紋在體螺層上,特別是在周緣部更為清楚。體螺層周緣圓滑,具有一條不明顯、橙黃色橫帶圍繞,橫帶上有一條明顯黑褐色的細橫帶。殼底層膨大,但向殼臍部輕微凹入。殼臍大部分被反轉的軸唇掩蔽,僅呈裂縫狀或完全封閉。殼口為斜向的廣半月形,殼口唇緣增厚而外翻,殼口內壁具有薄的滑層,呈深紫紅至紅褐色,在外殼緣插入部稍上行,底唇弧狀,軸唇斜狀而外翻,一部分遮蓋殼臍。齒舌式:70+C+70。
分布:
臺灣中部、南部。台灣調查記錄 : 嘉義縣阿里山鄉塔塔加、自忠等。
作者: 謝伯娟, 吳書平, 蔡奇立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