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磯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ㄨㄟˇㄅㄧㄢㄊㄨˊㄔㄨ˙ㄉㄜㄧㄢˊㄕˊㄏㄨㄛˋㄕˊㄊㄢㄉㄧˋㄖㄨˊ:「ㄐㄧㄉㄧㄠˋ」、「ㄘㄞˇㄕˊㄐㄧ」、「ㄧㄢˋ˙ㄗ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地。
    【例】采石磯、燕子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地。如:「采石磯」、「燕子磯」。唐.張旭〈桃花谿〉詩:「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動]
以石激水,引申為激動。《孟子.告子下》:「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激水。大徐本《說文解字.石部.新附》:「磯,大石激水也。」

2. 水邊突出之巖石或石灘地。如:「采石磯」、「燕子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江水又東,逕南陽山南,又曰芍磯,亦曰南陽磯;仲雍謂之南陽圻,一名洛至圻,一名石姥,水勢迅急。」

3. 激怒、觸犯。《孟子.告子下》:「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元.虞集〈劉瓊彥溫字說〉:「氣不敢有忿暴也,聲不敢磯激也。」

注音: 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磯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