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u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uán |
解釋:
[名] 1.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說文解字.鳥部》:「鸞,赤神靈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鳴中五音,頌聲作則至。」《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2.繫在馬上的鈴鐺。通「鑾」。《楚辭.屈原.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3.姓。如戰國時趙國有鸞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傳說中神鳥之一,似鳳凰。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鸞,赤神靈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鳴中五音,頌聲作則至。……周成王時氐羌獻鸞鳥。」《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2. 繫在馬上之鈴鐺。通「鑾」。《詩經.小雅.信南山》:「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東周戰國.屈原〈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3. 姓。如戰國趙有鸞繳。 |
|
注音: | ㄌㄨㄢ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鸞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