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九條線運作方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ine-lines of Movement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作意象術語。史薇卡(Lulu Sweigard)教授根據身體各部位的運作關係,找出九條線的運作方向,使舞者可以憑藉著感覺這九條線,來認識自己身體,幫助舞者達到理想的骨架排列。第一條線是讓脊柱的重量垂直往下走。第二條線是擴張臀部後面肌肉走向。第三條線是縮短身體前半面的肌肉走向。第四條線是縮短骨盆前側中點與第十二塊胸椎間的距離。第五條線是把膝蓋中央與髖關節中央連在一條垂直線上。第六條線是縮短大拇趾與足跟中心點的距離。第七條線是縮小胸腔的圓周。第八條線是連接胸骨頂端與脊柱頂端。第九條線是把人體中線往上拉長。以上九條線運作方向,其目的,是讓身體骨架盡量合於物理平衡上重心的垂直中線,使人體肌肉能用最少的工作量來維持站立時的平衡,同時也可幫助每個關節周圍肌力的均衡,以免因肌力不均而造成傷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九條線運作方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