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粽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ㄗㄨㄥˋ˙ㄗㄩㄥˋㄗㄨㄥˋㄧㄝˋㄅㄠㄋㄨㄛˋㄇㄧˇㄏㄢˋㄗㄨㄛˊㄌㄧㄠˋㄓˋㄔㄥˊ˙ㄉㄜㄐㄧㄠˇㄒㄧㄥˊㄕˊㄨˋㄕˋㄉㄨㄢㄨˇㄐㄧㄝˊㄕˊ˙ㄉㄜㄐㄧㄝˊㄑㄧㄥˋㄕˊㄨˋㄖㄨˊ:「ㄓㄜˋㄐㄧㄚㄉㄧㄢˋㄇㄞˋ˙ㄉㄜㄗㄨㄥˋ˙ㄗㄏㄣˇㄏ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òng
解釋:
  1. 用竹葉、蘆葉等包裹糯米和作料,紮成角錐形,蒸煮熟後,剝開葉子食用的食品。通常在端午節時食用。
    【例】鹼粽、鹹粽 △角黍、粽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òng
解釋:
[名]
用竹葉等包裹糯米和作料,蒸煮熟的角形食品。俗稱為「粽子」。通常在端午節時包食。如:「鹼粽」、「鹹粽」。也稱為「角黍」。
注音:
漢語拼音: zhòng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à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端午節節慶食品,以竹籜或月桃葉包裹糯米及餡料,綁成角錐形,蒸煮之後撥開竹籜食用,有多種口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