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鸚鵡:產於熱帶的一種鳥。毛色美麗,嘴似彎鉤,舌圓柔軟,能學人說話。如:「鸚鵡學舌」。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īng |
解釋:
參見「鸚鵡」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鸚鵡」:動物名。鳥綱鸚鵡目。嘴大而短,上喙鉤曲覆下喙,舌肥厚,能學人語。羽毛亦有白、紅、黃、綠多種顏色。棲於熱帶森林或巖洞樹穴中。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鸚,鸚鵡,能言鳥也。」《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亦稱為「能言鳥」。 |
|
注音: | ㄧㄥ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鸚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