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笊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ㄓㄨˊ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zh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參見「笊籬」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笊籬」:在水裡撈物之器具。具長柄,能漏水,形似蜘蛛網。多以竹篾、柳條或金屬線編製而成。《玉篇.竹部》:「笊,笊籬也。」《舊唐書.卷二○○上.列傳.安祿山》「(安祿山)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為置第宇,窮極壯麗,以金銀為篣筐、笊籬等。」《西遊記》第四六回:「劊子手將一把鐵笊籬,在油鍋裏撈,原來那笊籬眼稀,行者變得釘小,往往來來,從眼孔漏下去了,那裏撈得著!」

注音: ㄓ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