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儳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ㄖㄣˊ
  • 部首外筆畫 17
  • 總筆畫 19
  • 漢語拼音 ch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àn
解釋:
[形]
1.雜亂不整齊。《玉篇.人部》:「儳,不齊。」《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2.便捷的。《後漢書.卷六九.何進傳》:「進驚,馳從儳道歸營。」
3.輕浮不莊重。《禮記.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漢.鄭玄.注:「儳焉,可輕賤之貌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â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雜亂不整齊。《說文解字.人部》:「儳,儳互,不齊也。」《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2. 從旁介入。《禮記.曲禮上》:「長者不及,毋儳言。」漢.鄭玄.注:「儳猶暫也。」《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進驚,馳從儳道歸營。」《新唐書.卷一三三.列傳.張守珪》:「開元初,虜復攻北庭,守珪從儳道奏事京師。」

3. 輕浮不莊重。《禮記.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漢.鄭玄.注:「儳焉,可輕賤之貌也。」

注音: ㄔ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