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膛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ㄩㄥㄑㄧㄤㄖㄨˊ:「ㄒㄩㄥㄊㄤˊ」、「ㄎㄞㄊㄤˊㄆㄛˋㄉㄨˋ」。
  2. ㄨˋㄊㄧˇㄓㄨㄥㄎㄨㄥ˙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ㄑㄧㄤㄊㄤˊ」、「ㄆㄠˋㄊ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1. 胸腔。
    【例】胸膛、開膛破肚
  2. 物體中空的部分。
    【例】槍膛、炮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g
解釋:
[名]
1.胸腔。如:「胸膛」、「開膛破肚」。
2.物體中空的部分。如:「槍膛」、「炮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胸腔。如:「胸膛」、「開膛破肚」。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五折:「將那廝釘木驢推上雲陽,休便要斷首開膛,直剁的他做一堝兒肉醬。」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滿鼻凹清風,拍胸膛爽氣。」

2. 物體中空之部位。如:「槍膛」、「炮膛」。《清史稿.卷四三七.列傳.張之洞》:「代劉坤一督兩江,至則巡閱江防,購新出後膛砲,改築西式砲臺,設專將專兵領之。」

注音: ㄊ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膛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