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鵟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ㄋㄧㄠ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ku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áng
解釋:
[名]
動物名:(1)夢鳥。鳳屬。具五彩羽毛,頭有冠。《玉篇.鳥部》:「鵟,鳥,有冠。」《爾雅.釋鳥》:「狂,夢鳥。」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三○.爾雅音義下》:「鵟,本今作狂。」(2)貓頭鷹。《廣韻.平聲.陽韻》:「鵟,鴟屬。」《爾雅.釋鳥》:「狂,茅鴟。」清.郝懿行.義疏:「茅鴟,即今貓兒頭,其頭似貓,大目,有毛角。……,揚州謂之夜貓。善笑,俗人聞其笑聲,云有凶禍也。」(3)一種狀似老鷹的鳥。羽毛褐色,尾部稍淡。常在高空飛翔。以鼠類為食,是田間的益鳥。俗稱為「土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