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饠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19
  • 總筆畫 27
  • 漢語拼音 lu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ó
解釋:
參見「饆饠」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饆饠」:一種麵食。有餡,蒸熟可食,類似現今之包子。《廣韻.平聲.歌韻》:「饠,饆饠。」《類篇.食部》:「饠,餅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酒食》:「韓約能作櫻桃饆饠,其色不變。」明.楊慎〈畢羅〉:「按小說唐宰相有櫻筍廚食之精者,有櫻桃饆饠,今北方呼為波波,南人訛為磨磨。」亦作「畢羅」、「磨磨」。

注音: ㄌㄨ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