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燖 - 教育百科
ˊ
ˇ
部 + 12 畫 = 16 xú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ún
解釋:
[動]
1.將冷卻的熟食溫熱。通「燅」。《集韻.平聲.侵韻》:「燂,火孰物。或作燖、燅。」
2.將肉沉於湯中。《集韻.平聲.鹽韻》:「燖,沉肉於湯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
3.以熱水燙後去毛。如:「揚湯燖毛」。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溳水注》:「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其熱可以燖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ī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將食物放入密閉的烹具裡蒸煮。
    例如:燖補 tīm póo(燉煮補品)、燖雞 tīm-ke(燉煮雞料理)、燖鍋 tīm-ue(燉鍋)。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