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4.9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仇」:《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1>。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2>。 〔注解〕 (1) 同袍:戰袍共同穿用。表示與民同。 (2) 同仇:一起征伐仇敵。表示與民同怨。 2、「敵愾」:《左傳.文公四年》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荅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1>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3>。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注解〕 (1) 敵王所愾:諸侯們一致抵禦天子痛恨的人。愾,音ㄎㄞ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託咐。《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吾以國累子,子必勿泄也。」《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天其累我以民。」唐.顏師古.注:「累,託也。」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足,子安能8>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9>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虵(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 〔注解〕 (1)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祠者:祭祀神明的人。 (3) 舍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此指門客一類。戰國時一般王公貴族之家都有舍人。 (4) 卮酒:一壺酒。卮,音ㄓ,古代盛酒的器具。 (5) 引:取。 (6) 吾能為之足:我可以幫蛇畫腳。為,音ㄨ...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八.梁鴻列傳》鴻鄉里孟氏女,容貌醜而有節操,多求之不肯。父母問其所,曰:「得賢婿如梁鴻者。」鴻聞乃求之。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將妻之霸陵山,耕耘織作以供衣食,彈琴誦詩以娛其志。鴻將之會稽,作詩曰:「維季春兮華阜,麥含金兮方秀。」適吳,依大家1>皋伯通2>廡3>下為賃舂4>。每歸,妻為具食5>,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6>常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賃,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注解〕 (1) 大家:世家望族。 (2) 皋伯通:東漢人,生卒年不詳。頗有賢行,為吳地的世家大族。 (3) 廡:音ㄨˇ,...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尤侗〈滿江紅.何物文心〉詞:「倒詞峽,真潢漾。短歌闋,長歌唱,只江郎才盡,渴求杯釀。我倦投斑竹管,公豪任奪青藜杖。問紅箋填得幾多愁,難于狀。」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1>沐猴2>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注解〕 (1) 楚人:楚國人,在這裡暗指項羽。楚,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沐猴:獼猴。猴好拭面如沐,故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迎受慰納之。其勝兵四千人,弱小萬餘口悉降,以分處北邊諸郡。南單于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始與安國同謀,考問之。烏居戰將數千人遂復反畔,出塞外山谷閒,為吏民害。秋,龐奮、馮柱與諸郡兵擊烏居戰,其眾降,於是徙烏居戰眾及諸還降者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馮柱還,遷將作大匠。逢侯部眾飢窮,又為鮮卑所擊,無所歸,竄逃入塞者駱驛不絕。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注解〕 (1)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獻美女以須欋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後為越所滅,亦稱為「西子」、「先施」。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二.龍君楊少參》:「維時又有無賴青衿王制者,同一斥吏,偽造海中丞瑞疏,醜詆江陵,刻印遍售。此不過博酒食資耳。時操江胡都御史檟得之,大喜,以為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仍舊、依然。《史記.卷四.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其笑萬方,故不笑。」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三:「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