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守不苟或品行超凡的人。《左傳.桓公二年》:「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邑,士猶或非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倏降忽叛,變詐多端,百姓為之離心,士為之切齒。」
2.出財布施,慷慨樂助的人。宋太宗時為避御名,改稱為「信士」。《通俗編.釋道》引《金石文字記》:「漢曹全碑陰,士某千,士某五百。士,蓋但出財之人,今人出財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字皆改為信。」
精粹主課程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粹主根植於觀念論和實在論,一九三○年代崛起於美國,是對於進步主的一種回應,並在冷戰和一九五七年蘇俄人造衛星史潑尼克號(Sputnik)發射成功時期成為主流哲學。這派主張教育的功能乃在為學習者提供適應現存社會的準備工作;學校的課程內容應該以基本或菁華部分為主:在小學階段為閱讀、寫字、計算能力的培養,中等階段則著重五門學科,即英文、數學、科學、歷史、外語。這派不同於永恆主的是,它並非崇尚過去的知識、價值;相反的,它更強調對眼前現象的關注。
  此派的代表學者包括巴格萊(William Bagley)、貝斯達(Arthur Bestor)、銳克渥爾(Admiral Hyman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的理。如:「他好打不平,看到不合公的事情,就會挺身而出。」《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法正》:「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相取。」
邊沁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所提倡的倫理學理論。主張快樂乃生命的主要目的,認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就是人類社會與個人行為至高無上的道德標竿。同時,社會的利益是以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依歸,個人或政府的行為必須符合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一般也通稱功利主
詞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措辭嚴厲,理由正當。《野叟曝言》第六回:「世兄侃侃而談,詞嚴正,孩兒汗下通體。」也作「正詞嚴」。
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良心上所認為該做的事。如:「對於這件意外,你我多少都應該負點道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的旨趣。如宋魏了翁有《周易要》十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的理與宗旨。如:「任何宗教的教,總是勸人向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種語言形式,可以表達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意的語言現象。例如「他已經走了半個多小時了」,「走」可以理解成「行走」,也可以理解成「離開」。又如「這個人誰都認識」,可以理解成「這個人認識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成「這個人誰都認識他」。
完美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己、對人皆要求完美而無缺點的態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