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9.69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然災害防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種。其中尤其以颱風以及地震的影響最為明顯。000 防災措施 颱風.豪雨災前預防防風及排水設施之設置維護加強支撐、修剪或培土以防止倒伏折損提早收穫並防止收穫物受潮災後管理環境清理環境消毒垃圾處裡根、葉部病蟲害防治 落石.土石流災前預防種植深根植物居住處遷離山腳下或山間防山崩及排水設施之設置維護災後管理垃圾清理(大型或大量廢棄物)垃圾處理(回收.焚化.掩埋)環境消毒 地震...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社會學]為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的著作,出版於一九二六年,即涂爾幹死後九年,由門人所輯而出版。
  涂爾幹是用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教育,認為「教育即社會化」,也就是教育就是在促進學生的社會化,而且要把教育視為是一種社會事實,教育學是社會學的一部分。他曾經表示:談教育是站在社會學家的立場來談,除去社會學的方法外,沒有任何方法足以說明教育的本質。很確實地可以了解:教育學推論的基本假設是:教育不論從起源功能來看,很顯然地是社會的事情。
  他認為要了解教育,應該從過去現在的教育制度去了解,甚至可以採用比較的方式去找出...
互動互創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動互創學習(Interactive and Inter-Creative learning)在互動方面,除了學科內容相關的教學設計,尤須強調合作學習之引導,以協助建立學習社群,達到高層次的互動。近年來,知識是由社會共識所建立起來的觀念已經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這種知識是特定學習社群的學習者所共享的知識,可能只屬於此學習社群裡,並非對所有學習者都一樣的。學習社群可以利用網路作為社會互動的媒介,在此進行溝通、搜尋、紀錄、分享、觀摩等重要的學習步驟,而網路可以協助社群成員進步同步、非同步的溝通,也可以促進各種搜尋,不論是尋求...
療育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療育轉變(Early Intervention transi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綜觀早期療育的發展過程,雖然零星、基於人道善意、或試探性服務的提供,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過就全球的角度來看,其制度化法制化的發展應該是1980年代以後的事。這種制度化法制化的發展最為突出的實非美國莫屬。在這種發展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的早期療...
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頓力學第三定律,習稱反作用定律,指物體受作用力(action force)後,其反作用力(reaction force)之大小作用力相同,但方向相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之所至,率意而作。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老去詩篇渾漫,春來花鳥莫深愁。」清.文廷式〈鷓鴣天.萬感中年〉詞:「詩漫,酒新蒭,醉來世事一浮漚。」也作「漫興」。
[人性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性行為]是美國當代哲學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一九二二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副標題為「社會心理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Socilal Psychlolgy),書中杜威開放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一九一八年春,杜威應李藍.史丹佛初級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之邀,於西方紀念基金會發表了三篇一系列的演說。西方紀念基金會宗旨之一,即是從事「人類行為命運」(human conduct and destiny)的研究。發表演說之後,杜威又按基金會的要求,將此三篇演說集結出...
非參觀察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參觀察研究是觀察研究的一種。觀察研究比較,觀察者完全扮演觀察的角色。在觀察研究進行之前,觀察者通常被介紹給被觀察團體成員認識,然後置身於情境外,不參任何活動並觀察所欲觀察的活動或行為。由於被觀察者知道有觀察員在旁,因此其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常會異於正常情況下的表現,較缺乏真實性。
  為了減少非參觀察研究中的受試知道其正被觀察所造成的影響,下列方法值得考慮採用:
  1.利用單面透視鏡的設備,錄音機和錄影機等輔助器材進行觀察。
  2.盡可能以兒童為觀察對象,因為兒童較不易察覺自己正被觀察。
  3.觀察開始之初,先不做記錄,俟被觀察者的行...
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美國小說家海明威所著。西元一九五二年出版。敘述二十世紀中葉,在古巴哈瓦那港和墨西哥灣,一位古巴老漁夫大海戰鬥及捕魚的艱苦經歷,而最後僅得一條大魚的殘骸,故事頗富哲理。
雷德爾華田保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德爾華田保模式係處理團體行為的技巧,由美國威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授雷德爾(Fritz Redl)和華田保(William Wattenberg, 1911~)兩人於一九八一年提出。他們認為團體行為不同於個人行為,在教室團體內,心理社會力對學生行為的影響更大,因而提出此項特殊的訓導技巧,用以處理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問題,並維持教室的秩序,增進學生的情緒發展。
  雷德爾華田保模式的主要概念如下:
  1.人們在團體中所表現的行為異於單獨時的行為。團體期望可能影響個人的行為,同時個人行為也會影響團體。因此,身為教師者必須知道團體...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