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羓 - 教育百科
羓 |
|
- 部首 羊
- 部首外筆畫 4畫
- 總筆畫 10畫
- 漢語拼音 b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ā |
解釋:
[名] 1.乾肉。《集韻.平聲.麻韻》:「羓,腊屬。」如:「羓子」、「羊羓」。《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契丹破其腹,去其腸胃,實之以鹽,載而北。晉人謂之『帝羓』焉。」 2.泛指一般乾製食品。宋.楊萬里〈初食太原生蒲萄時十二月二日〉詩:「淮北蒲萄十月熟,縱可作羓也無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乾肉。如:「羊羓」。《集韻.平聲.麻韻》:「羓,腊屬。」《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契丹破其腹,去其腸胃,實之以鹽,載而北。晉人謂之『帝羓』焉。」《水滸傳》第一一回:「有財帛的來到這裡,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登時結果,將精肉片為羓子,肥肉煎油點燈。」 2. 泛指一般乾製食品。宋.楊萬里〈初食太原生蒲萄時十二月二日〉詩:「淮北蒲萄十月熟,縱可作羓也無肉。」 |
|
注音: | ㄅㄚ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羓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