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逆互關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RC Group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逆互關組是形式運思期青少年處理假設與演繹思考問題的模式之一,為同一性(Identity, I)、逆轉性(Negation, N)、交互性(Reciprocity, R)與相關性(Correlativity, C)四種轉換的簡稱。
  以同一性轉換的命題,不會發生變化,如I(p.q)=p.q。p、q代表二個元素,每個元素包含斷言與否定兩種值,即p與 ,q與 。「.」表示二者皆備,屬於「連言概念」;V表示二者皆備或二者取其一 ,屬於「選言概念」;「.」或「V」均為連接命題用的連接符號。
  逆轉性轉換使所有運算規則,包括命題與連接符號,皆發生改變,如 。
  交互性轉換不改變連接符號,只改變斷言與否定,如 。
  相關性轉換不會改變斷言與否定,只更易連接符號,如C(pVq)=p.q。
  同逆互關四種轉換,尚具有以下四種性質,符合構成「組」的要件:
  1.合成性:將各種轉換結合,使等於另一種轉換。如NC=R,NR=C,CR=N,且NRC=I。
  2.結合性:各種轉換結合的次序改變,不會影響結果,如I(RC)=(IR)C=(IC)R。
  3.同一性:單位元素為同一性轉換I,如NI=N,RI=R。
  4.每元素自身的結合,可轉換為單位元素,即同一性轉換,如NN=I,RR=I。
  同逆互關組的上述四種性質如下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逆互關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