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ǎo yì |
解釋:
1.仗義保護。《書經.康王之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義王家。」《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膺受多福,保義子孫。」 2.官中人物或僕隸。宋.曾慥《高齋漫錄》:「近年貴人僕隸,以僕射、司徒為卑小,則稱保義,又或稱大夫也。」宋.洪邁《夷堅甲志.卷一二.雷震石保義》:「又入數家,詢巡轄遞鋪石保義所在。」 3.對技藝人的稱呼。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小說講經史》:「且小說名『銀字兒』,……有譚淡子、翁二郎、雍燕、王保義。」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諸色伎藝人》:「小說:徐保義、汪保義。」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保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