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實驗室管理工作評估(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韓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驗室管理工作評估是大陸地區對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水準的評估。包括對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和教學水準及效益的評估,是高等學校辦學水準評估的重要子項目。目前尚無統一的評估方案,在各地高等學校根據實踐制定的評估方案中,評估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通常包括實驗室條件狀況、實驗室工作過程狀況、實驗室工作結果狀況、反映實驗室工作特色和改革成效的附加指標。就二級指標而言,條件狀況以下有人員數、職稱綜合值、資產(設備、房屋等)數量、種類及價值。工作過程狀況以下有實驗教材及其他教學文件建設、實驗教學內容及方法、實驗室技術人員與實驗學生人數比、實驗設備及實驗室利用率和完好率。工作成果狀況以下有接納學生人數、實驗項目開出率、實驗項目更新率、實驗教學質量、耗費單位投資所培養的學生人數。此外,有些評估指標體系還列入科研和社會服務成果指標及某些附加指標。前者如改革實驗內容、自行設計製造實驗裝置、撰寫科研論文、參與社會服務狀況;後者由評估對象自選反映實驗室教學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特色、改革進展的指標,經評估小組審議通過,給予相應附加分,旨在鼓勵改革創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驗室管理工作評估(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