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假想自由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maginary free surface
作者: 黃宏斌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如果滲流(seepage flow)位於版樁牆(sheet pile wall)、壩基或其他不透水構造物之下時,所有之邊界條件,將是明確而且固定的。可是,當滲流流經土壩、堤防或其他路堤(enbankment)內部時,其上邊界(upper boundary)則無法在流線網(flow net)繪製完成之前得到。因此,可繪製一假想曲線,與每一向上延伸一同等垂距之等勢線直交。此線即稱為假想自由面。
  雖然沿著滲流線與自由面均需滿足下列方程式
  
  可是,滲流線是流線(streamline);而自由面卻不是流線。其中,ф 為流勢(volocity potential);k 為常數;y 為深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假想自由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