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胞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dospor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細胞內所形成的胞子,稱為內胞子,是某些細菌所特有的一種構造。內胞子為一厚壁的構造,對於高溫、乾燥具有高折射率及抵抗力,使其在不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環境下仍可保持其活性一段時間。當內胞子從母細胞脫離時,它們可以在極端熱、乾熱及曝露在有毒物質(例如消毒劑)時仍能存活。常見的產胞菌屬有Bacillus及Clostridium二屬,均為革蘭氏陽性桿菌,其中Bacillus為好氧菌,Clostridium則為絕對厭氧菌。產胞菌的存在將產生食品工業上特殊的問題,由於某些內胞子可以抵抗煮沸超過一個小時,對於以熱避免食品腐敗的加工過程值得注意。當細菌處於惡劣的條件下時,就會開始產胞(sporulation),而在適宜的環境下,則內胞子發芽(germination)而重新回到其正常的生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胞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