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八旗宗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葉憲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八旗宗學,為清代顧及保存滿洲舊習,為未封宗室子弟而設之貴族學校,隸宗人府;其課程要在研習滿書、漢書,尤重騎射。
  據〔清史稿校註.選舉志〕載:清順治十年(1653),八旗各設宗學,選滿洲生員為師。凡未封宗室子弟,十歲以上,俱入學習清書。雍正二年(1724)定制,左、右兩翼設滿、漢學習一,王、公、將軍及閒散宗室子弟十八歲以下,入學分習清、漢書,兼騎射。以王、公一人總其事。……三年期滿,分別等第錄用。……十一年,兩學各以翰林官二人董率課程,分日講授經義、文法。乾隆初,以滿、漢京堂各一人稽學課,月試經義、繙譯及射藝。九年(1744),定每屆五年,簡大臣合試兩翼學生,欽定名次,以會試中式註冊。有關入學對象,清光緒〔大清會典事例〕中,另有「十九歲以上已曾讀書願入學者」的規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八旗宗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