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強盜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qiáng d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dào
解釋:
  1. 用暴力強奪他人財物的人。
    【例】這夥擄人劫財的強盜,已於凌晨遭到警察逮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強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dào
解釋:
1.用暴力脅迫,強奪他人財物的人。《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路上遇見強盜,把我的衣裳行李都打劫去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出了界,卸了我們干係,那怕他半路上被強盜宰了呢?」
2.書名。德國劇作家席勒著的第一部劇本,西元一七八一年出版,初演於一七八二年。描寫伯爵之子,因不見諒於父,落草為寇,殺妻自首的故事。形式自由,情節動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強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惡賊】【山賊】
對應華語: 強盜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強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ông-tō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用暴力搶奪他人財物的賊匪。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強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強盜強摃 相關客家語 強盜
相似詞 匪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