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洪尼夫助學金制度(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nnef Modell (Germany)
作者: 嚴翼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德意志聯邦和各邦政府鑒於戰後有許多學生貧窮無能力升入大學求學,便於一九五五年在萊因河畔的洪尼夫溫泉(Bad Honnef)決定建立全國一致的助學金制度,於一九五七年開始實行。這種助學金是發給成績良好、有相當天分而家境較差的學生。獎學金分初級(Anfangsförderung)和正級(Hauptförderung)兩種,前者期限三學期,後者從第四學期開始。要獲得正級助學金者必須參加鑑定考試(Eignungs prufüng),這種助學金是由各大學的學生福利管理處(Studentenwerk)辦理,其中部分數額待學生畢業,有收入後再予償還。
  專門學院(Fachhochschule)或專科學院(Akademie)的學生則按照呂恩多夫(Rhöndorf Modell)助學金制度受到相當的照顧。這種制度從一九七一年十月一日開始由聯邦職業培訓促建法(Bundesaus-bildungs für Derungsgesetr)的規定所取代,但改為貸金制度。學生在畢業就業之後就必須分期將所借貸的款項償還政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洪尼夫助學金制度(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