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雜環化合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terocyclic Compound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機化合物的基本類型之一。分子中除碳原子外,還含有一個或多個其他原子(氧、硫或氮等)形成環狀結構的化合物。只含一個環的,稱單雜環化合物,如呋喃、噻唑、吡啶,具有一定的芳香性。兩個或兩個以上環的,稱稠雜環化合物,如喹啉、嘌呤等。這類具有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及生物體內,最常見的是五員及六員雜環,性質較為穩定,分佈很廣,如葉綠素,血紅素、核酸和多數生物鹼等。部份雜環化合物具有芳香性,如植物中的香豆酮、茉莉酮,動物中的靈貓酮等。合成農藥中有許多是這類化合物,如殺菌劑類之蓋普丹、撲滅寧等。有些合成染料,如靛藍也都含有雜環的結構。部份雜環化合物之結構與苯環相似,很難加成,但易被取代,如鹵代、硝化、磺化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雜環化合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