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對稱原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inciple of symmetry
作者: 趙怡欽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物理的研究中,巨觀物理(macroscopic physics)中,所有守恆定律之所有存在的內在基礎,都可以說與空間的幾何對稱(geometrical symmetry)有關,這個對稱性也可以擴張而將時間看成另一維。在微觀物理中,這些以對稱為基礎的守恆定律也同樣適用,甚至在次原子粒子理論(theory of subatomic particles),也是根據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的對稱運算(symmetric operation)。在人類對自然定律的研究中,對稱的觀念即用以探討物理定律和宇宙自然的深入內涵的意義。所以認為自然自宇宙到次原子粒子,都存在幾何對稱和動力對稱(dynamic symmetry),這就是對稱原理。例如,在無外力作用下,牛頓物理認為一個系統的線性動量是守恆的,而這個守恆定律則與幾何空間的平移對稱有關(translational symmetry)。幾何空間中的任何一個部分與其他任何一個部分都一樣,而且在此空間中任何一個方向與其他方向完全一樣,是一個完整的旋轉對稱空間(rotational symmetry space)。綜合而言,此幾何空間是均勻(homogeneous)的,可以說是平移對稱,而且也是等向性(isotropic),即旋轉對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對稱原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