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清史館大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詠仁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13年,北洋政府為修清史,在清代國史館的基礎上成立了清史館,並接管了國史館書庫保存的檔案資料,遂將其改名為清史館大庫。清史館及其大庫均位於故宮東華門內北側。1927年〔清史稿〕修成,1929年清史館大庫檔案移交故宮博物院文獻館。這部分檔案主要是乾隆30年(1765年)以後為纂修清朝國史列傳而積累的材料,總計有42,000多卷(冊),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有61箱,約10,000件以上,其餘的留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史館大庫檔案的基本內容包括如下方面:
(一)編纂類。即國史館纂修各項史書的手稿、稿本,編纂過程中形成的文書及收集的材料。
(二)人事類。包括國史館官員的任免、升調、獎懲、議敘、請假、丁懮、履歷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三)經費類。包括度支部規定編造預算章程、格式;支領、報銷辦公經費;官員、工役的經費等文件。
(四)庶務類。包括北京的地圖,步軍統領衙門咨送的統計表,憲政編查館咨送的辦事章程,行政綱目等章程以及國史館一般行政事務方面的文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清史館大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