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巹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ǐn
解釋:
  1. 古代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所用的酒杯。
    【例】交杯合巹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ǐn
解釋:
[名]
古時行婚禮所用的酒杯。《禮記.昏義》:「合巹而酳。」唐.孔穎達.正義:「巹謂半瓢,以一瓢分為兩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敬謹承受。《說文解字.己部》:「巹,謹身有所承也。」清.段玉裁.注:「承者,奉也,受也。」清.徐灝.箋:「巹之言謹也,屈己以承人,故曰謹身有所承,丞猶承也。」

2. 古時行婚禮所用之酒器。《禮記.昏義》:「合巹而酳。」唐.孔穎達.疏:「巹謂半瓢,以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幼學瓊林.卷二.婚姻類》:「下采即是納幣,合巹係是交杯。」

注音: ㄐㄧ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