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姬鸚哥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姬鸚哥魚
英文名: Scarus oviceps
描述: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上無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6-7(6);頰鱗3列,上列為5-6鱗;中列為5-6鱗;下列為2-3鱗。胸鰭具13-15(14)軟條;尾鰭內凹,大成魚截形而上下葉略延長。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為黃褐色,腹部色澤較淡,鱗片外緣為灰色; 由吻之上唇,經眼部而至背鰭第VII硬棘,均為深褐色至黑色,其後方具2條黃色色帶;背鰭為紅褐色,外緣顏色較深;餘鰭亦為紅褐色,其中胸鰭之上端色澤較深,下端色澤較淺。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色為藍綠色,鱗緣為橙色;此時期亦與IP期相同,具有一明顯之色區,然其為紫色;頰部為粉紅色;體部之中央部位為藍綠色;背鰭及臀鰭為藍綠色;胸鰭之上緣為淡黃色,其餘為褐色,向下漸淡;尾鰭為藍綠色,上、下葉及基部為黃褐色寬紋。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模里西斯到萊恩群島與土木土島,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鯊魚灣與大堡礁。台灣發現於南部、小琉球及綠島等。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