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啄木 - 教育百科
高 | |
原 | |
啄 | |
木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Golden-olive Woodpecker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Piculus rubiginosus |
|
形態: 體長18~21公分。羽色隨分布地區而有所變異,背部大致為綠色至綠褐色,背部無任何斑紋,腹部具斑紋,翼邊緣紅褐色至綠褐色。雄鳥頭頂、髭和頸部有紅色斑紋,頭部的紅色斑紋有的位於頭側,有的自頂部延伸至頸部;雌鳥頭部和頸部也有少許的紅色斑紋,但範圍沒有雄鳥大。幼鳥的羽毛較軟,眼和喙之間具黑斑。 |
|
分布: 共19亞種,分布於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分布於海拔750公尺至3,100公尺的山區。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附生植物豐富、邊緣有些半開闊的開墾地或潮濕次生林。性隱密,常出現在森林內部,但也會出現在大樹附近的開闊地。在樹頂的水平枝條上休息,通常在樹冠的中、上層覓食,覓食時會敲擊樹幹,自裂縫、樹皮中探取食物,食物包括螞蟻、白蟻、鞘翅目昆蟲和其幼蟲、少量的果實和漿果。叫聲為清晰而大聲的“deeeeh”,“keeeep”或“kelee…klee”聲。遭遇敵人時會發出叫聲,翼和尾羽會張開,俯身並且搖動。 |
|
綱: 鳥綱(Class Aves) |
|
目: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
|
科: 啄木鳥科(Family Pic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