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圖書年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national Book Year
作者: 謝寶煖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70年11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16屆會員大會中通過1972年為國際圖書年(International Book Year,簡稱IBY),以喚醒全球大眾重視圖書並倡導閱讀風氣。共有130多個國家響應,各國紛紛推動全國性活動,以獎勵圖書的創作、出版、經銷及閱讀風氣之提倡,多數活動且為跨年持續性的,俾利實現國際圖書年的目的:「圖書利用全民化」(Books for All)。
  國際圖書年之總體目標為:(1)獎勵著作和翻譯;(2)促進圖書之流通與製作:積極發展圖書館事業,建置各類型文獻中心,界定國家圖書館目標,獎勵書目工具之出版與編製,訓練圖書製造與配銷之人員;(3)倡導閱讀風氣;(4)強調圖書在教育服務、國際共識和和平統合上之貢獻。
  為達成上述目標,有70多個國家印行海報,宣揚此四大主題,另有46個國家發行紀念郵票,各國並製作多項探討圖書的廣播電視節目,其中以UNESCO製作的電視宣導影片「The Open Book」最為著名,估計全球約有200,000,000觀眾觀看。書市和書展為國際圖書年最普遍的推廣活動,通常佐以研討會或講習會,這些活動之層面極廣,涵蓋國際性、全國性和地區性,收益恢宏。國際圖書年支援委員會(Support Committee)於1972年10月20-22日在比京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會中通過「圖書第一章」(The First Charter of the Book),揭櫫圖書的價值,為國際圖書年活動帶來另一高潮。
  全球非政府機構之圖書相關專業人員,為延續國際圖書年的活動,於1973年成立國際圖書委員會(International Book Committee),以接替國際圖書年支援委員會的工作,該委員會每年頒發「國際圖書獎」(International Book Award),以獎勵對於圖書之創作、出版、製作、經銷、翻譯、買賣,及提倡閱讀風氣和促進國際合作有卓越貢獻的個人或團體,使國際圖書年的精神永垂不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