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人技術等級培訓(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牧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人技術等級培訓是大陸地區按照國務院各工業主管部門頒發的〔工人技術等級標準〕進行的培訓教育活動。一九四九年之後,按照工資與技術等級相結合的原則制定了各工種的〔工人技術等級標準〕,一般實行八級工制,一至三級為初級工,四至六級為中級工,七至八級為高級工。一九八三年四月,勞動人事部頒發〔工人技術考核暫行條例〕(試行),國務院有些部、委(員會)也修訂和頒發了新的〔人技術等級標準〕規定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的技術工人,都要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技術等級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按照不同技術等級分為應知、應會和工作實例三個方面:應知,指不同等級工人應掌握的專業技術知識,包括工藝過程、使用的機器設備的構造和性能、加工原料的性能和特點、操作規程、操作方法、工具選擇以及安全生產知識等;應會,指不同等級工人完成相應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實際操作技能;工作實例,指某一等級工人,根據應知應會的要求,必須會作的工作項目,包括典型的工作名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工人技術等級培訓(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