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地均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sostas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岩石圈的每一部份如山脈、高原、平原及海底地殼等,都能達到浮力平衡,浮於軟流圈之上的學說。根據此一學說,地殼各部份都能立於一個浮動面而彼此平衡,都能自由上升或下降,和相鄰地塊不發生關係。目前較被接受的說法為艾理學說(Airy's Theory),他主張高山上升的越高,厚度較大,其底部下降越深且含較重的地函物質少;低地上升的低,厚度小,則其底部下沈較淺且含較重的地函物質多。此學說又稱之為山根均衡學說(Root of Mountain Theory of Isostas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地均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