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陸性氣候 - 教育百科
ˋ
ˋ
ˋ
ˋ
ˋ
  • 漢語拼音 dà lù xìng qì hò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 lù xìng qì hòu
解釋:
大陸內部受海洋影響較小的氣候類型。特徵為夏熱冬冷,年溫差、日溫差大,雨量較少且季節分布不平均,大多集中在夏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陸性氣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inental Climat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地氣候受大陸(地)影響顯著者稱為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徵為年溫差及日溫差大、降水季節乾濕明顯主要集中於夏季。其地理分布主要在大陸內陸。量度一地氣候之大陸影響程度,常用大陸度(continentality)表示。大陸度(K)之表示法有許多種,其中以下列兩種較常使用:
  
  上式中:A為氣溫年溫差 (℃)
   (φ)為地理緯度
  通常K值1愈大,即表示大陸影響愈顯著,為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則相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陸性氣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