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懇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ㄓㄣㄔㄥˊㄖㄜˋㄑㄧㄝˋㄖㄨˊ:「ㄎㄣˇㄑㄧㄝˋ」、「ㄔㄥˊㄎㄣˇ」、「ㄎㄣˇㄑㄧㄡˊ」、「ㄎㄣˇㄑ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ěn
解釋:
  1. 真誠。
    【例】誠懇、懇切
  2. 請求。
    【例】拜懇、仰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ěn
解釋:
[形]
真誠。《玉篇.心部》:「懇,誠也;信也。」如:「忠懇」、「態度誠懇」。
[動]
請求。明.張自烈《正字通.心部》:「懇,俗借為干求意。」如:「拜懇」、「仰懇」、「敬懇」。《鏡花緣》第六回:「況嫦娥自從與我角口,至今見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懇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ú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真誠。大徐本《說文解字.心部.新附》:「懇,悃也。」《玉篇.心部》:「懇,誠也;信也。」《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海恭王彊》:「(東海恭王)彊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唐.韓愈〈論佛骨表〉:「無任感激,懇悃之至。」

2. 請求。《正字通.心部》:「懇,俗借為干求意。」唐.岑參〈行軍〉詩二首之一:「胡雛尚未滅,諸將懇征討。」《鏡花緣》第六回:「況嫦娥自從與我角口,至今見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懇他?」

注音: ㄎ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